平武做强“三大产业”,推进“四个工程”——绿色发展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
2017-12-13

行进于冬日的平武,青山巍峨、湖泊澄净、森林茂密……美丽抬头可见、幸福触手可及的生态文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近年来,平武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、市委要求,立足自身生态优势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立县之本和发展生命线,深入实施“生态立县”战略,重点做强“三大产业”,夯实绿色发展;推进“四个工程”,保障绿色发展;抓好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建设,引领绿色发展,走出了一条“不挖山、不砍树、能致富”的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发展道路。

□ 本报记者 孟贤才

做强“三大产业”夯实绿色发展

平武作为涪江上游重点生态功能区,如何守护绿水青山并实现可持续发展?近年来,该县把发展生态旅游、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,探索出了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。

大力发展生态旅游。近年来,该县在火溪河流域坚持“保护与发展”并重,大力发展白马民俗旅游。白马藏乡的刀切加、祥述加、扒昔加等村寨通过“景区带村”,变“民宅”为“客栈”发展民俗旅游,如今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2年翻了一番,率先脱贫摘帽,被新华社誉为“四川文旅产业扶贫新样本”,该案例入选《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6》,并被新华社《国内动态清样》采编;在清漪江流域,抓住被列为“国家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”契机,今年投资4000多万元,在豆叩镇堡子村打造禅茶小镇,通过挖掘、整理当地明代、清代的民居、民俗、茶文化,创建高端旅居旅游综合体新模式及民俗文化旅游新标杆。在老县城,按照“城是一个景,景是一座城,城旅一体化”的思路,投资2亿多元,开始启动“大报恩城”规划、建设工作,重点挖掘报恩寺、清真寺、北岳殿、明城墙遗址遗迹文化,设计引水入城,让城市灵动起来,打造旅游中心目的地;同时,加快四川龙门雪山(官帽山)国际森林旅游度假区、平通森林康养小镇、平南文旅小镇项目的策划、包装、招商工作。初步形成科考探险、休闲度假、康体养生、文化体验旅游项目,不断提升平武旅游的整体竞争力。预计今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可实现33.35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6%。

加快发展生态农业。今年以来,该县大力发展“中蜂+”、核桃、茶叶、中药材等生态特色农业,努力把平武建成大都市的生态农产品基地。豆叩镇因势利导,做深做透茶文化产业,大力发展采茶制茶乡村体验游,春夏之交许多城里人来此体验采茶、手工制茶、茶艺表演,品尝羌家饭菜;在响岩镇鹤亭村,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核桃,目前已栽种核桃4000余亩,国庆前后到这里收购核桃的客户人山人海;在73个贫困村,有三分之二的村都发展了“中蜂+”,全县实现中蜂养殖8万群,蜂产品产值达到3亿元,平武“中蜂+”扶贫模式受到国家扶贫办肯定,木皮藏族乡关坝村生态扶贫模式入选《浦东干部学院典型案例》。

与此同时,平武县不断壮大生态工业,加快矿产等资源型工业技术改造、节能降耗步伐,逐步实行关停并转,支持风能、太阳能等新能源工业加快发展;抢抓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机遇,加快河北—平武工业园区建设,主动做好天津力神、华核电气、四川天强玻璃、豪特集团等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,力争用3-5年时间,使园区成为平武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新的增长极。

推进“四个工程”保障绿色发展

为实现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目标,平武县积极倡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,大力推进“天蓝、地绿、水清、人和”四大生态文明工程建设,加快构建涪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。

加快“天蓝”工程建设。该县制定出台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》,加快实施农村生活节能工程,强化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控制,强制饮食服务经营场所和机关学校食堂使用清洁能源等。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维持在340天以上,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一直保持第一。

推进“地绿”工程建设。该县加快推进王朗、雪宝顶、小河沟等自然保护区建设,不断扩大森林和湿地面积,整顿和规范矿产业开发秩序,先后淘汰3家高耗能企业、关停2家产能过剩企业,深入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,扎实抓好交通干道、河流沿线等绿化工作,不断提高城乡绿化率。到2020年,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75%。

做好“水清”工程建设。该县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,加快涪江、火溪河、磨刀河、清漪江、虎牙河等流域水环境治理。科学制定河道疏浚清淤方案,提升江河堤防工程设防等级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排水系统升级改造,涪江重点水质监测断面实现24小时自动化监测,重点企业全面实现自动化监测或监控,严禁无证或超标排放。

抓好“人和”工程建设。该县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,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内容。深入挖掘、培育独具平武特色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,不断提高群众生态文明素质,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。

建设“国家公园”引领绿色发展

根据平武县规划纲要,该县试点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,范围涵盖王朗、雪宝顶、小河沟、余家山等4个自然保护区以及境内保护区之外的所有大熊猫栖息地,规划总面积2700平方公里,占全县幅员总面积的41.35%,该县将严格划定大熊猫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。

近十年,该县通过创新保护模式、加强人才培养、强化科普宣传等措施,使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综合保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。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统计,平武县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已从全国大熊猫第三次调查时的230只增至335只。该县将积极承担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、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、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、构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、开展生态体验和科普宣教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,引领绿色发展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经过不懈的努力,如今的平武已净增森林面积50余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74.14%,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;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%,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并优于地表水Ⅰ类标准,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并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;国家级或省级生态乡镇比例超过80%、市级生态村(社区)比例超过80%。今年5月20日,平武成为全市唯一荣膺全国“百佳深呼吸小城”的县,位列全国第59位、四川第二位。(来源:绵阳日报 编辑:新闻宣传中心 胡丽)